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文章
7-30
春雷乍响,万物复苏。时值仲春之际,全国各地正掀起春耕备耕热潮。近日,在浙江宁波古林召开的2021年宁波市农业春耕备耕暨科技下乡活动现场会上,各种现代化农业设备齐上阵,为我们展示了一番现代农业的壮观场面。只见操作员在田埂处用手指轻点手机屏幕,地里休眠的耕种机器霎时轰轰作响,运转履带,徐徐前行,在地里留下一条规整的耕地线。这是古林无人农场中的无人耕作场景,它搭载了由浙江托普云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开发的自动化控制系统,依托5G技术和北斗导航系统,可在无人驾驶的情况下控制农机实现自动作...
7-30
AI“新农具”赋能“新农人”——托普云农亮相杭州市青年入乡发展工作现场会7月25日,杭州市青年入乡发展工作现场会在建德召开。会议以“AI乡村·青创未来”为主题,政府、高校、企业代表及青年创业者等80余人齐聚一堂,共探青年与AI技术携手绘制乡村振兴新蓝图。杭州市委常wei、组织部部长刘嫔珺出席。作为浙江省智慧农业lin军企业,同时也是数字乡村建设的参与者,托普云农受邀参会,深度展示了农业AI智能体“问稷”以及多款AI“新农具”如何赋能乡村产业数智升级。一、多点发力,科技赋能数字...
7-29
耕地是最宝贵的农业资源、最重要的生产要素。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中央一号文件曾多次强调,要紧紧扭住“耕地”这个要害,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全力推进耕地质量建设保护工作。传统耕地质量监测保护方式主要依赖政府职能端巡查监督、人力维护,这样监管费时费力,且只适用于小区域维护,大面积监测则存在困难。现代信息社会,数字化应用具有巨大潜力,数字技术为quan方位推进耕地质量监测保护提供有力支撑。2021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要实施数字乡村建设发展工程,发展智慧农业...
7-29
提起太阳镇,大多人的记忆里都是大片大片的竹林,的确,过去的太阳镇一直是一个农业大镇,大部分良田种着雷竹。但近年因效益走低,竹林失管,土质日益退化。因此,去年8月起,太阳镇对7个村近5000亩耕地开展“非粮化”整治。不到一年,田间地头大变样,曾经的抛荒地、毛竹林,成了连片成网的良田畈,青山在前,白云掠影,放眼望去,连片黄绿色稻田盈满青山与村庄之间的田野。退竹还粮后,水稻产业催生“水稻经济”,智慧化生产管理让太阳镇的农户喜开颜,一个省级稻米生猪特色农业强镇呼之欲出。稻香太阳要实现...
7-29
从杭州余杭街道,沿禹航路一路往北,穿过苕溪,就到了该街道城北区块的八个村,这里素有鱼米之乡、丝绸之府、瓜果之地的美誉。从空中远望,如今稻香小镇里,道路四通八达,塘池碧波荡漾,田野郁郁葱葱,农家竹树环绕,一派美丽新农村的景象。在以“互联网节奏”著称的杭州,你难以想象,仅需十几分钟车程,便可体验到属于乡村的静谧安宁。提起稻香小镇,就不得不说杭州市余杭区余杭街道的近三万亩优质农田。2018年,余杭农业农村局牵头,余杭街道积极开展稻香小镇建设。稻香小镇项目选址于余杭街道苕溪以北基本农...
7-29
杭州临平区塘栖镇是千年水乡古镇,素有“鱼米之乡”的美称。漫步在塘栖镇塘北村,只见白墙黛瓦、田块整齐、景色宜人,风吹稻香,一幅美丽乡村的柔美画卷铺展在眼前。为改善乡村环境,打造更好宜居乡村。近年来,临平区政府加大对河塘水体水质的治理以及基本农田建设,全镇4000多亩河塘水质得到提升,同时通过土地流转的方式恢复连片农田6000多亩,积极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坐落于塘北村的高标准农田就是塘栖镇政府联合浙江托普云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打造的“依靠高科技,古镇也能建好高标准农田。”在高标...
7-29
绿水悠悠,良田开阔。曾几何时,偏居马桥东部一隅的星罗棋布的自然村落,历经数十载变迁孕育出了纯净天然的万亩田园风光,成为马桥乡村富美的生动写照。瓜果飘香、粮食满仓,如今的马桥正不断聚焦“稳产保供、提质增效”,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现代农业持续兴旺,百姓生活更显富足。01、未来农场,触手可及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农业已经不再是传统印象中那个“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模样了,智能农机装备和智慧农业设施正在重塑着农业的生产方式,“未来农场,触手可及”,勾起了无数人对于农业美好前景的憧憬...